目前,威海市已确定重点打造六类旅游业态体系,突出“旅游+”的融合发展理念,形成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1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渔业、林业等产业联动发展,吸引文化创意、商业新业态进入乡村;打造集休闲采摘、生态养生、户外运动于一体的山地休闲旅游带;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指导扶持力度。 2 着力发展健康旅游,发挥宜居城市品牌效应,通过田园度假、生态养生、生态疗养等业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养生养老房地产产品供应体系;推动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帆船赛、横渡刘公岛游泳邀请赛等品牌赛事融入更多旅游元素。 3 突破发展产业旅游,重点围绕渔具、韩国家纺、韩国食品、韩国保健品、机器人、正品韩货、3D打印等特色工业,以及动漫设计、休闲购物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产品展示、用户体验等全链条的旅游产品。 4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依托刘公岛甲午战争陈列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打造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利用谷牧旧居、将军碑廊等资源,拓展红色旅游内涵。 5 探索发展新型旅游,加强与国际邮轮企业合作,吸引邮轮来威;依托侨乡号游轮、小石岛游艇码头、金海国际游艇会等资源,培育近海游轮游艇等休闲产品;深度开展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直升机等低空飞行体验项目;围绕海滨休闲、乡村旅游、山地运动等主题类型,加快推进规范化、标准化营地建设,大力发展自驾车、房车旅游。 6 打造四季全时旅游,加大冬季旅游产品、晚间娱乐休闲项目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天鹅湖、温泉等旅游资源,开发“观天鹅、泡温泉”旅游系列产品;积极引进高档次滑雪旅游项目,策划推出登山滑雪旅游产品;依托威海品牌地产品展销中心、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等,深入挖掘本土美食、名优特产,加快打造集特色餐饮、旅游购物、晚间休闲于一体的集中消费区。
威海市将原来的威海市旅游局更名为威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增设威海市旅游数据中心。
威海市旅游数据中心的职能包括: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建立旅游统计信息共享制度和发布制度;汇总、整理旅游统计数据,开展旅游统计分析、预测、监督等工作。
为畅通威海市内各景区之间的旅游运输通道,威海市将打造环形旅游线路。初步规划全长282公里,起自北海收费站附近,以省道303、205、202线等为主路,改造各景区道路、旅游专线、部分村道为支线,实现通过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道的环形连接,将全市各大景区串连成线。
威海还将适时开通“采摘游”、“登山游”、“乡村游”等乡村旅游公交专线,方便市民到乡村旅游。
在“智慧旅游”方面,威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威海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将于近期完工。届时,可实现威海市现有重点景区的实时视频传输,方便监管。同时,威海将探索建立由星级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和工业旅游企业、民俗旅游村、科研院校、规划设计单位、网络媒体等相关业态领军单位参加的“智慧旅游”联盟,共同分享“智慧旅游”带来的商机。
威海正在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其中一个重点,便是建立“1+3”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设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等,这将极大地提高依法治旅的的能力,强化公安、工商、法院等在涉旅纠纷处理的职能作用。
1 其中,旅游警察将加大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治安力度,为来威游客营造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 2 旅游巡回法庭将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标的不大的案件以简易程序与多元化调处矛盾纠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采用速裁方式快速、及时处理涉及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旅游纠纷。 3 旅游工商会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据了解,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等岗位的设置正在紧急推进中,有望近期便与市民和外地游客见面。
本文章由上韩网整理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