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指出,经区将依托中韩(桥头)产业园、韩国商品交易中心,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宜居便利化措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中韩平行产业园区开发机制,加快打造中韩商品集散中心、美丽产业合作平台和中韩金融合作示范区,全面提升中韩地方经贸合作水平,用3年左右时间,在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形成新经验,在中韩平行园区共建方面取得新实效,在中韩贸易、服务领域实现新突破,将经区打造成为威韩经贸合作的首选地和聚集区。
具体措施包括,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借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经验,以“环境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效益最好”为标准,推行清单管理模式,规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和收费清单管理,着力构建“一口受理、专人代办、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的公开透明、集中快速审批机制。以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3年内实现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再造市场主体准入流程,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并联办理,投资建设类事项实行联审联批,推进投资便利化。
创新中韩产业园区开发机制。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理念,依托安永事务所,一季度完成中韩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二季度启动专业招商培训工程,安排安永专家来区授课,深度解读园区产业规划,讲解招商引资成功案例,并针对全区招商队伍现状,强化专业招商方面的教授与指导,着力提升专业招商能力水平。同时借助安永服务世界500强平台和区内骨干企业资源,结合园区功能定位,携手安永联合开展园区推介、产业对接活动,推行小分队招商,着力在智能产业和海洋产业招商、对韩招商和骨干企业对外合作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造国际前沿产业先导区。
在中韩平行园区合作共建方面先行先试,依托14.4平方公里的中韩信息技术产业园,联合韩国全经联、土地公社、现代产业、三星物产等经济团体,与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探讨,合作共建两地园区,初步设想从园区规划建设、招商推介、运营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联合持股、互设开发公司进行“中韩平行共建园区”试点,实行“双向平行管理、双向协同定位、双向产业投资、双向要素流动”的开发运营模式,构筑符合中韩企业投资所需的国际仿真发展环境,联合做好园区开发建设文章,打造中韩地方经济合作机制先导区。
提升中韩地方经贸合作水平。发挥交通优势,集合港口、汽车站、火车站和综合保税区的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加快中韩商品集散中心建设。依托韩国商品交易中心,加大政府扶持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谋划举办韩国商品全国重点城市巡回展销及招商洽谈会,组织参加全国专业展会,扩大电子商务业务,打造“上韩网”等韩国商品交易电商平台,鼓励区内企业加强与韩国企业深层次合作,引导中心商贸区在建商业设施布局韩式商业业态,扩大韩国进口商品经营范围和规模,把中心商圈打造成为面向韩国、辐射全国的韩国商品集散地。完善出口加工区智能化信息平台、监控系统、查验场站等监管设施,会同海关加快复制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4项海关创新监管制度,有序引导加工区内低效企业转型,大力发展对韩国际物流、保税仓储中心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推进韩乐坊韩国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吸引韩国企业在经区设立展示交易窗口,打造批发零售、线上线下、仓储物流于一体,面向韩国、辐射全国的中韩商品物流集散地。
依托威海东部滨海新城,搭建美丽产业国际合作平台,突出招引健康养老、美容美体、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类项目,提升中韩现代服务业合作水平。重点抓好新城健康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强与韩国美容、养生、医疗类企业合作,打造国内现代美容首选地。发挥韩国友利银行的示范带动效应,规划建设新城商务金融区,积极吸引更多的韩国金融机构来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打造中韩金融合作示范区。